文明始于心,長效見于行。博樂市顧里木圖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牢牢把握傳播新思想、引領新風尚的工作目標,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,充分發(fā)揮街道(社區(qū))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作用,引導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,組織志愿者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主題實踐活動,讓文明新風浸潤人心,為全市各項工作凝聚磅礴精神力量。
理論宣講 入腦入心
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依托,“潤物細無聲”地把新思想、新政策、新風尚送到群眾身邊,扣準群眾期盼的熱點、難題問題,做到群眾想什么、文明實踐做什么,群眾缺什么、文明實踐補什么,圍繞開展理論宣講、教育服務、文化服務、科技與科普和健身體育五大平臺活動,提升文明水平。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進群眾、讓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走進基層,是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的出發(fā)點和著眼點。聚焦這個首要任務,堅持不懈地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、教育人民,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宣傳宣講。

針對當前思想理論傳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,帶著感情,探索有效方法、路徑、載體,統(tǒng)籌運用傳統(tǒng)陣地和新載體、新手段開展常態(tài)化宣傳教育,使理論宣講與惠民服務、文化生活、情景體驗、情感交流相結合,切實讓理論傳播潤物無聲,推動黨的科學理論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今年以來,積極發(fā)揮“石榴籽”宣講隊、“蒲公英”宣講隊、“小喇叭”宣講隊、草根宣講員等力量,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87場次,惠及群眾2360余人次。
選樹典型 示范引領
以“掃黃打非”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相結合,充分發(fā)揮模范典型示范帶動作用,樹立身邊好榜樣,推薦“最美博樂人”“道德模范”“中國好人”等活動為抓手,促進民風轉變,開展舉薦“最美宣講員”“最美商戶”“最美退役軍人”“最美志愿者”等先進典型,引導群眾崇德向善,共建和諧新家園,積極營造良好的爭先創(chuàng)優(yōu)氛圍。今年以來,推薦最美博樂人66人、道德模范7人、中國好人1人。

文化惠民 凝心聚力
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、難點問題,確立志愿服務項目,以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為主題,常態(tài)化組織開展全民閱讀、環(huán)境保護、健身體育等文明實踐主題活動620余場次。以中華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春節(jié)、元宵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等為切入點,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,著力營造國家富強、民族團結、社會和諧、家庭幸福的具有傳統(tǒng)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深厚節(jié)日氛圍。今年以來,開展各類活動319場次,參與群眾850余人次。

開實踐陣地 共建共享
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、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思想文化陣地,動員和激勵廣大居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。著力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建設提質增效力度,建成文明實踐所1個,實現(xiàn)12個社區(qū)級文明實踐站全覆蓋。通過整合道德講堂、開放書屋、積分超市等活動陣地,采取“實踐站+志愿者+群眾”的模式,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建設成為宣傳群眾、引導群眾、凝聚群眾的宣傳主陣地

同時,按照“盤活資源、因地制宜、各具特色、互為補充”的原則,遴選基礎條件好的青河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、前進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充分利用陣地,深入開展全民閱讀、掃黃打非、“護苗”工作、未成年人保護、文化文藝等活動,形成“陣地共建、活動共聯(lián)、隊伍共育、資源共享”的良好格局。

顧里木圖街道將持續(xù)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為依托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全會精神,深化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萬家”活動,面向各民族群眾開展對象化、分眾化、互動化宣講,積極引導各民族干部群眾學思想、悟思想、用思想,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、忠實實踐者。
通訊員:施安玲
來源:博樂零距離